2013-08-16 11:19:20
当前,我国进入了 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,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食品药品提出了高的要求,人民群众有着高的期待,食品药品工作的重要性加凸显,解决质量问题迫切,刻不容缓。
一、切实把食品药品当作头等大事来抓
食品药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,可以说是天大的事。这些年来,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食品药品水平稳步提高,形势总体稳定向好,没有出现区域性、系统性质量问题。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,在工业化、城镇化推进这样一个历史时期,在生产经营主体“多小散”、产业整体水平不高这样一个发展阶段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实属不易。但同时也要看到,食品药品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隐患不可低估,特别是食品质量事件时有发生,有的涉嫌严重违法犯罪,性质严重、手段恶劣,社会影响极坏。
先,食品药品成为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食品药品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、成为政府和 民生的重要任务。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,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再快,老百姓的满意度也不会高。特别是到2020年实现 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,如果食品药品这一基本民生问题还得不到 ,我们的小康社会就是不 的、不完善的,是名不副实的。
其次,食品药品成为重大的经济问题。食品药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仅食品工业就占工业总产值的10%左右。我国人口13亿多,有着其他任何都无法比拟的、越来越大的食品药品消费需求。只要质量不出大的问题,它就能成为扩内需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。否则,人民群众就会丧失消费信心,就会严重打击相关产业、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前几年的“三鹿乳粉”事件重创了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,其影响至今还未,教训极为惨痛。现在国人出国出境到处购买婴幼儿乳粉,导致很多和地区采取限购措施。一个“三鹿乳粉”事件后果尚且如此,今后如果再发生类似严重事件,人们对国产食品丧失信心,食品问题就会成为摧毁我国现代农业的突破口,危及产业和经济发展。这是危言耸听,需要我们高度警惕。
再次,食品药品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。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、公众对健康高度关心的时代背景下,食品药品问题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,一旦出现事件,哪怕是个别的不大的事件,也会在传播扩散,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、媒体聚光的焦点。如果我们再应对不力、处置不当,个别问题、局部问题就会演变为全局性问题,酿成重大的公共危机,这将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。
二、坚决打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这场硬仗
制度是管长远和根本的。食品药品,关键在于建立覆盖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的严格的监管制度。针对以往监管中存在的多头管理、分工交叉、职责不清等突出问题, 决定组建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,这在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。新一届国务院成立后,就立即启动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,国务院第1次常务会议就原则通过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“三定”方案和《指导意见》。现在,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构组建工作已基本到位,开局良好。下一步的“重头戏”就是地方监管体制改革。各地根据《指导意见》的要求,认真 实施方案和相关措施,各项准备工作比较扎实。但由于各地食品药品监管体制、基础和条件不一,情况比较复杂,推进改革的难度不小。 看到这次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, 下了很大的决心,全社会寄予很高的期待。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,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,按照《指导意见》要求,周密部署,组织,坚决打赢这场硬仗。
职能和机构整合到位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,核心就是“整合”、“统一”、“加强”。各地要吃透文件精神,参照层面的模式,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,实行集中统一监管,做到机构在哪里、职能和责任就在哪里。同时,要按照 的要求,把体制改革与转变职能结合起来,把整合机构与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结合起来,让该整合的资源 整合,该充实的力量 充实,把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,该放的坚决放给市场、放给社会。既要通过改革过去多头管理的体制弊端,也要切实把以前没有做或没有做好的空白、薄弱环节加强起来。
人财物划转充实到位。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,需从质检、工商等部门划走一部分职能、机构、人员和资源。涉及到的部门要积极配合,不折不扣地做好人财物划转工作。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面临的责任压力增大,如果只是简单将相关部门从事食品监管的编制划转到新机构,不考虑原有部门相关配合力量,有可能形成名义上加强、实际上削弱的局面。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。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承担的繁重任务,在力量配备、资源配置、投入上予以倾斜,新机构有足够力量和资源 履行职责,防止先天不足。要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,在乡镇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,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。
机构组建按时到位。食品药品监管如履薄冰,改革过渡期越长,越容易出问题。国务院要求省市县机构改革工作,原则上分别于今年上半年、9月底、年底前完成。各方面要按这一时限要求,倒排时间表,加快工作进度。地方各级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小组要组织, 编办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要加强指导,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。
各方面职责落实到位。《指导意见》进一步强调地方政府对食品药品负总责,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。新组建的监管部门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,农业部门履行农产品质量监管责任。对食用农产品,各地可参照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分工方式,因地制宜划分二者之间的监管边界,以不留死角、盲区为基本要求。要建立部门间通畅的协作机制,实现相关工作的无缝衔接,形成整体合力。要建立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,严肃查处庸懒行为,严防失职渎职现象。
根据食品法规定,国务院设立了食品委员会及其办公室,地方各级政府也设立了相应机构。近几年,各级食品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、发挥了的作用。食品工作涉及很多方面,需要统筹规划、综合协调、监督指导,从而形成做好食品工作的合力。
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时间紧、任务重、难度大。为改革任务如期完成,一要加强 ,组织。省级政府要牵头抓总,一抓到底。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 小组要切实担负起组织推进本地区改革的责任,食品法规定地方政府负总责,政府主要 要亲自负责,及时 解决出现的问题,改革扎实推进。二要顾全大局,密切配合。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,涉及相关部门之间职责、机构、人员的调整,我们要以大局为重、以事业为念,自觉理解和支持改革。要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,切实做到人心不散、队伍不乱、工作不断。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、相互补台。三要统筹安排,抓好监管。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机构改革和监管工作,做到“两手抓、两不误”。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改革过渡期间继续承担监管责任,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各项工作,坚决防止出现纰漏,实现与新建机构监管工作的平稳交接。四要加强宣传,营造氛围。要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形势和政策,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、目标任务、重大举措,进一步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,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、参与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。
食品药品责任重于泰山,监管体制改革意义重大。我们要在以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下,认真贯彻 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和推进监管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,牢固树立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,齐心协力,迎难而上,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, 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,努力走出一条食品药品监管的“中国道路”,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大贡献。